除了金牌与纪录九运会还给我们留下了这些意想不到的礼物
- 发布于:2025-09-19 22:11:28
- 来源:NBA直播免费
2001年,世纪之交的九运会,首次实现在设项上全面与奥运并轨,共有45个代表团的12314名运动员参加了预赛,8608名运动员参加决赛。在参赛的45个代表团中,有32个获得金牌,有37个获得奖牌,诞生了很多冠军,也创造了不少纪录。
当所有比赛落幕、奖牌各归其主后,这场盛会还留下了什么?或许答案藏在不同人的故事里。
一块金牌 开启了她未来的辉煌之路
对羽毛球奥运冠军张洁雯来说,九运会是她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节点。在时隔24年后,回眸九运会的女双决赛,“广州妹”张洁雯坦言自己当时并没有对在家门口夺金报有太多期望。当时还是小将的她,与师姐杨维配对征战九运会羽毛球女双项目。她们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在决赛中迎战曾两夺奥运会金牌的“传奇组合”葛菲/顾俊。
“决赛面对的是葛菲/顾俊,他们是传奇,我是带着一点仰望的姿态去面对她们,期待能够尽力地去拼她们,其实当时我是没有压力的,只是感觉我放手一搏冲击她们,最后成功了。”
那年广东羽毛球队在男团、女团决赛相继折戟之后,女双成为广东球迷唯一的期望。那一天,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座无虚席。即便二十多年过去,张洁雯依然记忆犹新。
“在广东,羽毛球是非常受欢迎的,加上2001年的时候,也好久都没有这么盛大的高水平赛事在广州举行了,所以我非常记得,当年的羽毛球女团决赛以及女双决赛,全场爆满,甚至连看台的楼梯都坐满了观众,我从来都没有见过这么多观众,哪怕是我当年已经开始参加国际比赛了,但也没见过爆满成这样,观众也非常热情,不停地为运动员加油,或者是你没打好,观众们也会异口同声地发出遗憾的声音。”
回顾自己的全运会征途,作为奥运冠军的张洁雯坦言,自己对于全运会的感情很复杂,从九运会到十一运会,她在全运会拿下了五枚银牌和一枚金牌。除了九运会的金牌之外,她曾三次获得全运会女团的银牌,这是她整个职业生涯的遗憾。
“十运会的时候,我们的阵容很强,我和杨维,还有谢杏芳带领广东队力争女团的金牌,但是那一届全运会是第一次可以打乱对阵序列,就是不再需要一单对一单,一双对一双,结果我们最后因为这个排阵的问题,拿到了银牌……到了十一运会,我最想的就是拿到女团的金牌,但是最后没有拿下来,我失落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但如果回顾她的职业生涯,全运会“馈赠”对于张洁雯来说是无价的,因为九运会的金牌,为她开拓了后来的辉煌道路。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没有九运会的金牌,中国队在2002年亚运会两对女双失利的前提下,考虑重组女双阵容,就不会考虑我和杨维的组合,所以全运会女双这枚金牌最大的意义就是为我之后拿到雅典奥运会金牌奠定了基础。”
一种精神 志愿服务书写人生精彩篇章
任何综合性运动会的成功举办都离不开举办地人民的鼎力支持。在赛场上,运动员挥洒汗水争金夺银。在赛场外,志愿者的服务工作,同样令人称道。2001年,青年志愿者注册制度刚刚实施。在此基础上,九运会实现志愿服务的高效运转。当年共有超过13万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陈晓红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还是学生的陈晓红在中华广场门口“偶遇”九运会志愿者招募活动。比赛期间,她被分配到了广东省人民体育场,负责现场播报工作。
“我在省体做志愿者进行现场播报之前,其实是没有怎么接触过足球的比赛,对于比赛的规则和流程并不熟悉。很多时候,拿到球员名单时,会看到很多生僻字、多音字,当时网络没有那么发达,所以我是带了一本新华字典,在比赛间隙的时候进行查证,去校验字的读音,争取有一个准确的播报。”
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不单单收获了运动员们的肯定,陈晓红也获颁九运会优秀志愿者证书。对于陈晓红来说,参与全运会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给她随后的人生留下了宝贵的“馈赠”,让她找到了从事志愿者工作的快乐与意义。后来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她,经常引导学生参与到公益服务中去。
一出好剧 写出广州人血脉中“体育基因”
回首2001年,体育在每个人的日常中留下了很多印记,北京申奥成功在许多人心中种下了体育的种子,九运会的举办也让羊城的街头巷尾充满体育话题。作为当年的“潮流爆款”节目,刚刚登上荧屏仅仅一年的《外来媳妇本地郎》也适时推出“迎九运”相关节目选题。
在“生仔未必就系福”的“省歌”旋律伴奏下,荧幕里的康家众人也期待为九运会尽一分力。作为剧本的创作者,《外来媳妇本地郎》编辑余阳在多年之后回忆起剧本设计的构思与想法。
“在北京申奥成功的前提下,又有九运会,我们广东人作为东道主的那种自豪感、使命感就自然而然地衍生出来,在剧本设计的时候,我们考虑的是如何立足于城市的大件事融入到角色或者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去,例如康伯,他是喜欢风雅的,写自传、喜欢画画,所以就在剧情上安排他画会徽,青春靓丽的由美则是会安排她去报名做志愿者。虽然最后由美只是被选上场馆的维护志愿者,但她也会在家里练习为排球比赛拖地等等。”
能够成为中国电视史,乃至世界电视史上最长寿的情景剧,《外剧》的成功不单单源于“本地”与“外来”文化元素擦出火花的妙趣,跟与早期剧本设计立足基层市民生活,讲老百姓家常故事的鲜活,广东人与生俱来对于体育的热情,更是让整个剧本增色不少。
“作为编剧其实我个人并不是对所有的体育项目都十分了解,但是演员们却很自然地将他们对于各个项目的感悟融入到表演中,不论是康伯还是“光宗耀祖”,这不单单是他们作为优秀演员的素质,更加是因为他们日常就十分喜欢体育,有自己的理解,正因如此,他们让剧本提升了高度。”
在《外剧》“迎九运”的选题中,还有这样一个细节,小时候的天庥在家人的鼓动下有了尝试进行体育锻炼,力争参加后来举行的北京奥运会的梦想。“乐观向上,力争上游”的体育精神更是九运会给予那个年代的孩子们最直接的精神馈赠。
在24年后的今天,谈及世纪之交的2001年,留给大家的更多是一些类似“梦核”场景的、带着朦胧滤镜的记忆残片,又或者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劲歌金曲,甚至是现在会让人会心一笑的“杀马特”。但是从六运会到九运会,体育元素与全运会早已镌刻进了不少广东人的生命年轮中。九运会留下的馈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成为了我们生命日常的一部分。

- 体育战报 | 张帅退赛让双打出局成绝唱,网友扎心提问:为何退得这么突然
- 体育战报 | 斯瓦泰克生涯奖金来到4294万美元,成为WTA历史第二人
- 体育战报 | 从逆转开始,到逆转结束,瓦舍罗夺冠书写不朽传奇
- 体育战报 | 中国青年队夺得2025年世青赛团体冠军,单项赛将面临更多挑战
- 体育战报 | 资格赛选手瓦谢鲁21逆转表哥林德克内希,夺得上海大师赛冠军
- 体育战报 | 莫雷加德:王楚钦应该很有信心,他几乎赢得了一切
- 体育战报 | 外界公认两大劲敌携手出局,网友喊话德约:兄弟们只能帮到这里了
- 体育战报 | 保利尼仅丢三局横扫斯瓦泰克,晋级武网女单四强
- 体育战报 | 费德勒多年挚友兼经纪人揭晓其身价十亿美元的背后“秘密”
- 体育战报 | 深海采火燃冰成炬,“气势如虹”迎接十五运

- 英超 | TA:现在英超重视定位球,运动战进球减少,曼城式传控被抛弃
- CBA | 新赛季CBA联赛常规赛,山东男篮前8个主场再次落户临沂
- 英超 | 天要亮拉爵力挺阿莫林,格雷泽要出售,曼联球迷继兴奋又闹心
- NBA | 签了!底薪360万,威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站
- NBA | 第二次冲击NBA失利,曾凡博为何被篮网队裁掉
- 中超 | 卫报公布全球60大潜力新星名单,魏祥鑫成中国唯一入选球员
- 世界杯 | 他的时代没结束!前皇马主帅率领卡塔尔创造世预赛奇迹
- 英超 | 时隔四年复出,前曼联中场吉布森加盟英格兰业余球队威森肖
- NBA | 为何选择NCAA林葳:教练和团队亲口承诺,会把我带到NBA
- NBA | 北青:北京男篮已预注册曾凡博,他还有时间在海外继续追梦